查看原文
其他

文明丽迹丨云冈的满天神佛,你能分清谁是谁吗?




云冈石窟的造像

气势宏伟、内容丰富多彩

堪称公元5世纪世界佛教石刻艺术之冠

被誉为世界雕刻艺术的宝库

你可知云冈石窟的造像

有哪些题材呢?





“佛陀”(简称“佛”)是梵语Buddha的音译,或译为“浮屠”“佛图”等,意为“觉悟者”,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,起初主要指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。


云冈石窟的主要佛像题材包括:


【三世佛】包括过去燃灯古佛、现在释迦牟尼佛、未来弥勒佛,是云冈最常见的造像组合之一。


【释迦多宝并坐】取自《法华经》中现在释迦牟尼佛、过去多宝佛并坐于多宝塔说法的典故,一般认为云冈的二佛形象的流行与北魏孝文帝、冯太后“二圣”政治相关。


【过去七佛】指释迦牟尼及在其之前的六代佛,强调佛法传承久远。


【弥勒佛】“弥勒”为梵文Maitreya的音译,意译为“慈氏”,被认为是释迦牟尼的继任者,将在未来降生成佛。



菩萨



菩提萨埵(简称“菩萨”)是梵语Bodhisattva(巴利语Bodhisatta)的音译,意为“觉有情”,即求大觉者,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。


云冈石窟流行弥勒题材,流行菩萨装和佛装两种弥勒形象,一些洞窟以弥勒菩萨为主尊,其他菩萨题材一般为佛的胁侍,位于主尊两侧。





弟子


云冈石窟中,弟子一般作为胁侍的形象出现于佛像两侧。一些窟龛雕刻佛陀的十大弟子,神态各异(如第18窟),另一些窟龛则表现“一佛二弟子二菩萨”的五尊像。


常见的弟子造像中,最具辨识度的角色是佛陀的两大弟子“大迦叶”和“阿难陀”。迦叶尊者一般为老者,身姿、神态突出其“苦行第一”的特点;阿难尊者“多闻第一”,多刻画为平和俊秀的青年模样。




天龙八部


佛教以天、龙、夜叉、阿修罗、迦楼罗、乾达婆、紧那罗、摩睺罗迦八部众为守护佛法而且有大力的诸神,其中以天、龙二众为上首,故以其名。云冈石窟雕刻的天龙八部形象包括多头多臂护法天神、夜叉、飞天等类型。


佛教艺术中有一类多头多臂的天神形象,属于被佛教吸纳为护法神的古印度神祇,反映密教思想。云冈石窟此类雕刻众多,其中较典型的两尊位于第8窟前后室之间的窟门上层,题材为鸠摩罗天和摩醯首罗天。鸠摩罗天(梵语Kumara的音译,意为“童子天”)位于西侧,乘孔雀,五头六臂,手持日月、弓箭、斑鸠等。摩醯首罗天(梵语Maheshvara的音译,意为“大自在天”)位于东侧,骑牛,三头八臂,手持日月、弓箭、谷穗、如意等。


夜叉(或作“药叉”)是梵语Yaksha的音译,指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类自然神灵,通常生性善良,也有调皮、任性、贪婪或残暴的面目。夜叉的艺术形象出现甚早,对婆罗门教、佛教、耆那教都产生过影响。云冈石窟中的夜叉多为逆发形象、力士打扮,呈现托举或供养的姿态。


“飞天”一词并非佛教术语,而是对佛教艺术中凌空飞翔的天人、天女的俗称,此类形象主要进行歌舞、散花等供养活动。在公元前2-前1世纪南亚,飞天形象已经出现在了佛塔和石窟的雕刻、绘画中。流传至中国后,飞天造型逐渐由丰壮演变为清秀飘逸,成为中国本土审美精神的重要表现。云冈石窟保存的飞天形象仍较为丰壮,体现北魏平城时代中外因素融而未合的状态。




莲花化生


佛教认为存在化生、胎生、卵生、湿生四种诞生形式,其中以“无而欲有”的“化生”最为高级,佛国净土中的菩萨、天人、修行者、鸟兽皆化生而来。


云冈石窟中有大量从莲花中化生天人的形象,其图景反映《法华经》《无量寿经》等佛教经典所谓“若生人天中,受胜妙乐。若在佛前,莲华化生”“此诸众生,于七宝莲华中,自然化生,跏趺而坐”的描述。




魔众


魔众是佛传故事“降魔成道”中的角色,常见于石窟寺艺术与城市中。寺院画面通常表现魔王召集魔众、魔女包围释迦牟尼,对其进行攻击和诱惑,释迦牟尼却不为所动,参透大道,身放光芒。


云冈石窟雕刻有多组降魔成道主题,其中的魔众形貌怪异可怖,或逆发凶恶,或兽首人身,是贪、痴、嗔等恶念、恶欲的象征。




供养人


供养人指信佛发愿、出资开窟、雕绘佛教图像、供奉佛法僧三宝的人,包括僧人和世俗信徒,是接续开窟凿像的功德主。


研究统计,云冈石窟现存供养人造像行列约364处,人物形象共2661身,多分布于各窟内四壁下层或小佛龛之下。主要形象为鲜卑装男女、汉服男女和僧人,流行男女左右分列、僧人在前引导的布局形式,合乎《魏书·释老志》“令沙门敷导民俗”的记述。



菩萨立像  

北魏(386-534)

高23厘米  宽13.5厘米  厚5厘米

云冈石窟采集

云冈研究院藏



飞天头部

北魏(386-534)

高25厘米 宽约34厘米 厚约18厘米

1991年云冈石窟采集

云冈研究院藏


飞天高髻后扬、额发两分、细目小嘴。


力士头像  

北魏(386-534)

高15厘米 宽13.5厘米 厚8.5厘米

1993年云冈石窟窟顶东部北魏塔基遗址出土

云冈研究院藏


粉砂岩质地,基本修复完整。人物面相丰圆,逆发圆眼,鼻梁宽直,嘴唇微凸。



供养人行列

北魏(386-534)

高34.5厘米 宽约46厘米 厚约13厘米

1992年云冈石窟采集

云冈研究院藏


佛龛下方形铭石右侧的五身供养人,身材修长,双手合掌、面向左侧。首位为僧人,后四人为束发髻的女性供养人。




千佛

北魏(386-534)

高29厘米 宽65厘米 厚28厘米

1992年云冈石窟窟前遗址出土
云冈研究院藏


并列多个圆拱尖楣龛,龛内雕结跏趺坐佛,或结禅定印。高肉髻,面相模糊,著通肩衣、偏衫衣或双领下垂式袈裟。



千佛

北魏(386-534)

高38.5厘米 宽92厘米 厚29.5厘米

1992年云冈石窟窟前遗址出土

云冈研究院藏



供养天众及坐佛

北魏(386-534)

高45厘米 宽82-95厘米 厚27厘米

1992年云冈石窟窟前遗址出土

云冈研究院藏


由6块残件拼对而成。右侧残留圆拱龛主龛一角,龛外左侧有五供养天,面向龛内,均戴头冠、饰耳挡。下排两身具圆光,上排三身举长茎莲或捧莲蕾。最左侧有方形佛龛若干,上缘有斗拱。




骑象菩萨

北魏(386-534)

残高22.5厘米 残宽36厘米 厚12.2厘米

1993年云冈石窟第3窟窟前遗址出土

云冈研究院藏


造像残仅存大象、人物局部。人物垂左腿、屈右腿坐于象背之上。左手置于右脚踝上。象微微俯首,造型浑圆。根据相关学者关于云冈同期雕刻题材、造型对比的研究,此造像或为佛传故事“太子骑象”(一说为“乘象入胎”)。




骑马菩萨

北魏(386-534)

残高42.5厘米 残宽38.5厘米 厚7.5厘米

1993年于第3窟窟前遗址出土

云冈研究院藏


造像仅残存马及人物局部。人物左臂微抬,左手放于马项。马前腿直立踏于小方台之上,马鞯呈梯形。整体雕刻粗犷。原本表现的大概是佛传故事“出游四门”或“夜半逾城”之类的画面。





#今日话题

小伙伴们在展厅里看到的

云冈石窟的飞天形象仍较为丰壮

你知道飞天是从什么时候

开始“减肥”的吗?






展览时间:2023年12月6日-2024年5月24日

展览地点: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(市民中心)中厅及第二专题展厅





*本期封面



▇ 期推荐 ▇


◆丝路留金丨这是你心中,那只乱撞的小鹿吗?

◆“犍陀罗艺术展”交流座谈会暨闭幕式在深博举办

◆文创上新|加点小配饰,让你的马面裙穿搭更出彩!

◆文明丽迹丨赞不绝口,这支宝藏乐队火了千年!

◆丝路留金丨它好特别,我好喜欢~



▇ 官方新媒体平台 ▇


深圳博物馆订阅号

深圳博物馆视频号

深圳博物馆微博

深圳博物馆小程序


可关注本微信公众号

回复【开放时间】【场馆地址】【预约】

获取相关信息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